■ 根據居民近期旅行史或居住史、目前和既往健康狀況、病例密切接觸史等判斷其傳播疾病風險,將居民劃分為三類:高、中、低風險人員
■ 來自境外和疫情高風險地區的人員,應自到達目的地開始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 來自疫情中風險地區的人員,應自到達目的地開始實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
■ 地區風險級別調整后,相應人員賦碼結果予以調整
近日,陜西省明確健康風險判定及賦碼標準、管理措施、健康申領認證、健康碼轉換條件、健康碼查驗范圍、健康碼規則調整等相關規劃和措施。
綠碼/黃碼/紅碼,是這樣確定的
健康風險判定及賦碼標準方面,我省根據居民近期旅行史或居住史、目前和既往健康狀況、病例密切接觸史等判斷其傳播疾病風險,將居民劃分為三類。高風險人員,賦予紅碼,包括所有14天內有境外和疫情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正在接受治療的確診病人,正在接受診療的疑似病人,正在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正在實行集中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確診病人治愈出院后未滿14天的,以及其他需要納入高風險人員管理的人員。中風險人員,賦予黃碼,包括來自疫情中風險地區的人員,有發熱、干咳、氣促等呼吸道癥狀的人員,確診病人治愈出院后14天復診正常的,以及其他需要納入中風險人員管理的人員。低風險人員,賦予綠碼,包括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的人員和高風險、中風險人員以外的人員。
健康碼轉換條件方面,地區風險級別調整后,相應人員賦碼結果予以調整。持有紅碼的疑似病人持出院診斷證明排除新冠肺炎的,調整為綠碼;14天內有境外、疫情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和密切接觸者,隔離期內體溫正常、無咳嗽等癥狀的,隔離期滿調整為綠碼。由綠碼調整為黃碼的,以及來自疫情中風險地區的人員連續14天體溫正常,無咳嗽等癥狀的,可調整為綠碼;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認定為密切接觸者的,調整為紅碼。持有綠碼的居民如出現體溫超過37.3℃,或出現咳嗽等癥狀的,調整為黃碼;如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認定為密切接觸者的,調整為紅碼。
健康管理,需要不一樣的“14天”
管理措施方面,所有來自境外和疫情高風險地區的人員,應自到達目的地開始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確診病人、疑似病人應在具備有效隔離條件和防護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至符合出院標準。確診病人治愈出院后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健康管理14天,復診為陰性后繼續居家隔離14天。無癥狀感染者應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原則上連續兩次標本核酸檢測陰性(采樣時間至少間隔1天)后可解除隔離。密切接觸者應當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期為與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末次接觸后14天。相關機構和社區負責對高風險人員進行嚴格管控。
來自疫情中風險地區的人員,應自到達目的地開始實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有發熱、干咳、氣促等呼吸道癥狀或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的人員,應由社區或單位專車轉運至就近定點發熱門診進行排查。確診病人治愈出院后14天復診正常的,應實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中風險人員應當嚴格落實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要求,自覺接受社區管理。
對于低風險人員,體溫檢測正常即可出行和復工。
沒有健康碼?不怕!可以代領代查
健康認證申領方面,居民可通過申領個人健康碼、健康通行卡等滿足出行和復工需要。即通過陜西省健康碼小程序(微信和支付寶端)填報個人相關信息進行個人健康碼申領,系統將按照健康風險高低自動進行紅、黃、綠三色健康碼的生成。老人、兒童等不方便使用或無智能手機人員,可由家人或防疫工作人員使用健康碼代領功能進行健康碼申領。出行時,在需亮碼通行的場所,可由工作人員使用健康碼代查功能代為查詢亮碼,在需掃碼通行的場所,可由工作人員使用陜西健康碼管理APP進行掃碼登記。
健康碼查驗范圍方面,要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在相關公共場所進行測溫和查驗健康碼。
此外,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將根據疫情發展形勢和風險等級變化情況,及時調整陜西健康碼賦碼及轉換規則,并第一時間做好新規則通報工作。
圖解鏈接:一圖看懂健康碼健康管理“知識點”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0912-3893665